2020年12月13日晨,廣州馬拉松賽(下稱“廣馬”)如期舉行,2萬名跑者隨着開跑的號角蓄勢即發。這是今年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而沿途的羣眾也被熱烈氣氛感染,紛紛加入加油打氣的行列,猶如一場城市嘉年華。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廣馬讓眾多喜愛跑步的人們在2020年相聚在一起,共享這難得的體育盛事,也彰顯了廣州市委、市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堅定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而能舉辦如此大型的賽事,也離不開這個城市背後足夠龐大的運動羣體、和堅毅的運動精神的支撐。
我們有幸認識了3位跑者,他們熱愛跑步、熱愛廣馬,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通過跑步這項運動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身邊的人,幫助更多生活在廣州的人獲得更加精彩且充滿意義的人生。
賽道上的校長“赤腳女神”
鼓勵學生在跑步中挑戰自我
小溪是廣州番禺屏山小學的校長,同時也是一位資深跑者,這些年她跑了超過100場馬拉松,其中赤腳跑完的就有70多場,被稱為“赤腳女神”、“百馬公主”。今年是小溪參加廣州馬拉松的第9個年頭,曾一度擔心賽事會因疫情取消的她,面對正常開賽的消息顯得相當興奮,“這次廣馬能夠如期舉辦,作為廣州人的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疫情多地的馬拉松賽無法正常進行,廣州能有兩萬人的規模,我覺得‘廣州真系掂’。”小溪自豪地説道。
小溪與馬拉松的結緣源自她和學生的一個約定。當時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在2010年她曾向學生許下承諾,給她半年的時間去嘗試參加半程馬拉松,沒想到3個月後就實現了。然後小溪再許諾參加一場全程馬拉松,結果她順利完成了北京馬拉松,這也讓她從此愛上跑步和馬拉松。
如今,小溪已經成為了學生們的偶像、榜樣,每次參加完比賽,她都會與大家分享比賽的經歷。“和學生們分享這些經歷,會讓他們感受到奧林匹克那種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2019年到現在,我們學校已經舉辦了兩屆小型的迷你馬拉松比賽,而且參加的學生越來越多,希望通過舉辦比賽可以在學生心裏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將來能夠開花結果,這是我最想看到的。”小溪説道。
對於廣州的跑步環境和氛圍,小溪頗有感觸,“2010年的時候廣州的跑步團體只有廣州跑族,我當時還是其中的核心成員,而隨着跑步運動和馬拉松比賽的發展,廣州的跑步團體就像雨後春筍般湧現,各個區、各個組織都有了自己的跑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跑步,而且政府在綠道的建設上投入了很多,和以前有了很大變化,極大地方便了我們跑步,我非常喜歡廣州現在的跑步環境。”
對於將來,小溪希望廣州能夠建更多的綠道,也希望各個跑團能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帶動更多人蔘與跑步這項運動,“如果廣州各個區都能舉辦馬拉松,那就太好了!”小溪滿懷期望地説道。
“花都一姐”的廣馬情結
想做“官兔”帶動更多人運動起來
生活在花都區的Linda是一家服裝配件公司的職員。2016年,她通過朋友介紹瞭解了廣州馬拉松,為了參賽她開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但可惜的是,當年她並沒有中籤,“當時我就跟自己説,我要繼續報名,能堅持十年的話,那我也會繼續跑足十年。所以廣馬對我來説有一種情結在裏面。”Linda説,2016年至今她已跑了30多場馬拉松,最想參加的還是廣馬。
Linda參加2020廣州馬拉松(受訪者供圖)
因為疫情,廣州並未如往年一般一早就宣佈廣馬的舉辦消息,Linda因此非常焦慮。當廣馬將如常舉行的消息公佈後,Linda如負重釋,立即報名參賽。“政府肯定是頂着很大的壓力,今天我看到朋友圈在刷屏鍾南山對廣州馬拉松的寄語視頻,看完之後感到非常的激動,真的很開心。”領完參賽物品後,Linda興奮地説道。
對自己今年的參賽成績,Linda定了3:09的目標。因為每年都能在比賽中創造PB(個人最佳成績),Linda在自己的跑步圈和生活圈中經常被跑友和朋友們稱為“花都女神”“花都一姐”,大家都對Linda投以羨慕和崇拜的目光。至於為何是3:09,Linda説:“我每年都會給自己一個計劃,今年是廣州馬拉松舉辦的第9年,而9是我的幸運數字,所以就定了3:09的目標。”
一直以來,Linda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影響更多人的生活。身邊的朋友、同事很多都在她的鼓舞下開始了跑步。面對未來,Linda希望能夠做到更多。“明年我更多的是想做‘官兔’,也就是官方的領跑員,相信這樣能帶動身邊更多的人運動起來,而且通過這個角色我可以和大家分享跑步的心得和比賽技巧、需要注意的問題。他們也可以跟着我的節奏,完成自己的目標。”Linda還説道,“因為能夠幫助別人完成夢想,就是一件開心的事。”
跑步將170斤的他改造成精神小夥
還“帶跑”不少人走向健康
這名看起來20歲出頭的健碩精神小夥,很難想象他的體重曾高達170斤。何炳玄來自茂名,是一名新廣州人,這位曾經的大胖子,現在已經創立了自己體育品牌,而這一切都與廣州馬拉松息息相關。
2016年參加了廣馬“迷你馬”(五公里)項目後,何炳玄就愛上了跑步,為了參賽,他通過規律的訓練將170多斤的體重降了下來,並在2017年跑了廣馬的半程馬拉松。但這次半馬之後,何炳玄出現了身體不適,他發現跑步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而是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才能避免運動帶來的損傷。
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更多人得到有效地訓練和推廣跑步運動,他和幾個夥伴創辦了一家培訓機構,更多的在幫助社會團體、企業提升員工的身體素質並幫助他們進行合理的運動。何炳玄説:“平時也會組織學員在廣州市區跑步,廣州的道路環境和跑步氛圍很好,特別是體育中心、二沙島以及珠江兩岸,還有我們傳統説的‘刷九橋’。這也反映了政府對運動的基礎設施投入還是蠻大的,讓我們這些跑者有了很好的環境去鍛鍊和訓練。”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跑步除了讓何炳玄體重發生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精神狀態並對身邊的人產生積極影響。“我現在已經接近35歲,但是很多人覺得我只是20多歲的小青年,這就是精神狀態的改變。”何炳玄也通過跑步這項運動,為身邊的人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比如他的太太和今年62歲的父親也開始跑步了。“去年我帶着父親跑完了第一個半程馬拉松,然後今年也帶上他參加黃埔馬拉松,這也算是對我人生的一種昇華吧。”
“我覺得廣州馬拉松能夠舉辦就算是勝利了,而且我能夠站在起跑點上,最後順利完成比賽,對我來説今年也是很成功的了。”何炳玄説,“希望自己能夠一直跑下去,跑到八十歲、九十歲,同時希望通過自己的品牌能夠影響到更多人科學地去跑步、獲得更健康的人生。”
全球最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
展示廣州的勇氣和擔當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12月13日上午7時30分,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2萬名跑者一同成就了疫情以來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何炳玄、小溪和Linda,他們再一次奔跑在廣馬的賽道上,珠江兩岸的沿途美景映入眼簾,耳邊傳來一陣陣熟悉的粵語吶喊聲“加油!”,他們除了向終點奔跑,還朝着各自的人生方向奔跑,廣州馬拉松已經成為了他們實現人生目標的一座橋樑,廣馬精神在他們的影響下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
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許多知名賽事紛紛宣佈取消,此時廣州馬拉松成功舉辦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賽事本身。正如廣州馬拉松宣傳大使、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所言:“廣州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周密安排、科學施策,期望透過這場疫情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表達運動抗疫的決心和信心,展示廣州這座城市的勇氣和擔當。”
我們相信,在廣州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廣州馬拉松將會越辦越好,廣馬精神不斷滲進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讓更多的人愛上廣州、愛上跑步,共同跑出健康人生,跑向健康中國。
策劃/監製:朱文婷
採訪/撰文:陳廷仁 朱文婷
拍攝/剪輯:袁世傑 朱文婷